徐迅(1927-2013),字畏迟,笔名采鹤、味之、醉霞等。我校首届校友。1927年腊九出生于奉新县西门“世大夫第”徐宅,江西南昌东汉高士徐孺子80志裔孙。1942年在上富参加刚创办的县立初级中学考试
老罗坊当圩一一江南小镇的《清明上河图》我离开故乡罗坊整整十年了。故乡的点点滴滴都令我魂牵梦萦,但最难忘的还是罗坊物资交流大会。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到初三,罗坊都要举行一次物资交流大会,简称交流。所谓交流
有那么一位老人——我印象中的画家龚槐陂我小的时候老家店前村的邻村有个叫龚家村那里住着一位与当地村民穿着完全不同的“特殊村民”——一位经常头带“贝雷帽”,拄着“文明棍”,身穿着尼子大衣的气度不凡的一位老
龚槐陂画坛尊十老樊明芳2007年,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的汪天行等人,为了打造江西文化艺术家群体,把江西的画家推向全国,他们提出了一个从江西籍已故艺术家中,评选出十位“水平高、影响大”的画家为“江西十老”
用心去挖掘,用情去追思;为英雄写史,为烈士立传。甘道友罗市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古镇,还是一块红色的沃土。近代史上有经历了长征“红军年代的宣传鼓动家”彭加伦(胡耀邦题),有抗
我儿时印象中的老阿伯杨四保罗坊巴源的兰家有一处四幢进三个天井的古宅,里面住着十来户人家,其中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大家都叫他老阿伯。老阿伯叫李云海,他是1955年的上海垦荒队员下放到此落户的,没见过
赤卫军战士刘方才,30岁倒在敌人的屠刀下在老罗坊兰田村的白头坳,有一位赤卫军战士刘方才。有文字记载: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被国民党杀害于兰田的老屋村。为追寻刘方才烈士的革命斗争经历,我先后踦摩
【京华絮语】(一)庆丰桥头思曹公(雪芹)清代雍正年间曹雪芹家族因“犯事“而抄家,从此家道中落。曹家自江陵(南京)到北京居住生活,相传曹雪芹生活还在很长时间内因有皇亲国戚的照拂加上原来的家底,还过了一段
廖汝楫奇人奇事樊明芳本人研究奉新文史数十年,发现奉新士子多是风度儒雅、文质彬彬、循规蹈矩的,显然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所致。但近读同治版《奉新县志》,在卷12·人物5·遗献第79页却发现了一名行为举止奇特,
那儿时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榨油坊杨四保甘道友去年的7月4日,奉新老家的三哥满70大寿,我们这些在广东的兄弟姐妹,结伴回奉新老家罗坊为三哥庆生。兄弟姐妹把酒临风,促膝谈心,大家欢聚一堂,庆祝这难忘的时刻。这
陈仁格,一个抗美援朝参与了运输物资的解放军战士甘道友出生在老罗坊河南村的陈丰友告诉我,他父亲陈仁格是一位50年代初入伍的军人。由于他父亲去世时他仅有三岁,所以对父亲在部队的情况脑海里一片空白。随着他慢
严蓝田一个在皖南事变中失散的新四军战士严蓝田(原名严良钰),生于1912年10月,奉新罗坊河南泉甘人。他儿时读过私塾,青年时接触到革命思想,积极要求上进。1937年5月,湘鄂赣红军途经罗坊前往湖南平江
儿时看宰牛现场血腥老了还馋着“牛肉炒粉杨四保/文我父亲的上几辈都是在樟树开药店。解放前因奉新罗坊开埠早,纸业和烟业生意兴旺,人庶密集,加上水运方便,罗坊集镇曾一度非常的繁荣。父亲在抗战时期随祖父躲日本
沐浴皇恩钟树贤钟承梓、吴庆根/文穿越近代岁月,尽踏耀目时光;唤醒心中巨人,连接昔日辉煌。在美丽、富饶的奉新大地上有一旺族,这就是在清.康熙61年(1722),由钟其珖公自江西南安府(赣州)崇义县迁来奉
王业根,参战时写下决心书,退伍后创业助农致富甘道友陈先发1978年2月,刚满20岁的罗市镇梧岗村青年王业根因身体、政审合格被批准光荣入伍,前往福建连江中国人民解放军53605部队服兵役,任100迫击炮
Mid-AutumnFestival岁月悠悠人间情(三)中秋节的二、三事去年和今年的中秋节我都是在老家奉新陪老爷子过的,这也是我工作以来,仅有的两次在老家过中秋!说到过中秋节,一下子让我想起了一些印象
点击如下链接,可看学校成立至前五次梭园搬迁的老照片一中专辑:风雨80年!奉新一中校址六迁,始创地址在…七)六迁原奉新二中校园承前:这是原二中大门,并校时换了校名。并校时,并校时,由于时间匆促,仅新建三
石林路上对歌阿诗玛峨眉山上猴子戏姑娘1990年10月上旬,奉新县政协组织各乡镇(场)政协组长赴外省参观学习考察。考察团共15人由涂康德主席带队,从南昌乘火车至九江,又从九江乘船而上,一路二十余天,往返
·岁月悠悠人间情(二)·“暮归的老牛是我的同伴”的场景还能重现吗?今年的端午节是回奉新老家陪老爷子过的,充实而愉快!因住在乡下,几乎每天都在各类鸟儿的鸣叫声里醒来的!这也是我离开家乡四十一年后第一次回
干部子弟插队青年场蹉跎岁月回首鬓已霜甘道友往事如烟,当有一段历史让你深深追怀,那一定有着几许苦涩,几许惆怅;岁月如歌,当有一段过往让你久久记忆,那一定有着几度欣喜,几度朝阳……1974年11月3日,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