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人在奉新2023年5月7日上午,奉新县上富镇成功举办了"诗人故里、大美上富"的纪念活动。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嵌入美好的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结束了千多年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态,为我县璀
红十六师血染九溪洞九溪洞是奉新澡下镇观下村的一个秀美小山村,位于泥洋山麓,西边的泥洋村与仰山塅上村接壤,北与靖安县相临。东坑大捷的第二天即1936年9月26日,红十六师向靖安西头进发途经九溪洞时,在此
我的电影情结杨四保自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以来,这个当时被称为拉洋片的玩意便立即风靡世界,倾倒了无数痴情的影迷,一直到今天也经久不衰。我算不算一个合格的影迷我不知道,但我看电影的奇葩经历
老罗坊古建故事之七:“庆盛堂”独具特色建于清末民初在老罗坊的一条街上,目前仅存一处有特点的古建。这幢古建叫“庆盛堂”,位于现罗市镇镇政府斜对面约30米处。古建两层高,建造风格有点像天主堂的式样,约建于
奉新的竹木人力运输吴庆根这个词汇,在奉新县可能50岁以下的人印象不深或没有。早在1964年,奉新山区有大批的竹木急需运出至河边排运再至全国各地。这就产生了一种人力运输的职业一大板车运输。1964年罗市
老罗坊古建故事之六:“罗家祠堂”历史上最繁华的地段“罗家祠堂”古建在罗坊的历史上可谓是名声显赫,家喻户晓。罗氏不仅是老罗坊“严、罗、王、邓”四大家族中排行第二,更重要的是“罗家祠堂”建在潦河岸边罗坊老
他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一位退役战士的战地日记近日和奉新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技师饶卫华同志聊天得知,他的同事陈显金同志是一位对越自卫反击老战士,现已退休颐养天年。陈显金同志1980年10月入伍于福建仙游
老罗坊古建故事之五:“逊和堂”五幢进日寇炸毁两幢甘道友位于老罗坊严家头上的“逊和堂”是罗坊历史上唯一可以确准一幢五进的古建。其建筑宏大,其影响甚广。“逊和堂”旧址,已杂草丛生……查阅历史上的“罗坊基址
老罗坊古建故事之四:“灵宫祠”曾经堆满文物古玩古建“灵宫祠”是老罗坊镇上迄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幢房子。这幢古建当地的人习惯叫“永大祥”,是因为民国时期罗坊的烟业巨头赵明德曾在“灵宫祠”开办过烟厂,门口悬
严廷典宦者仁心樊明芳严廷典(1736-1811),字圣言,号羲亭,严志洪长子,进城乡(今罗市镇)罗坊街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领乡荐。乾隆四十六年(1781)登进士第,覃恩敕授文林郎,系罗坊严氏第
老罗坊古建故事之三:“包家”三幢进族人考武举“包家”这幢古建位于现罗市镇中学边。古建系三幢进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在老罗坊的历史上算是一幢颇气派、有名气的老屋了。我父亲解放后从港下村迁出就落户在包家生
老罗坊古建故事之二:“进士第”难民曾在这里躲避甘道友罗坊历史上的古建“进士第”与“司马第”并排建于潦河岸边。从建造风格和式样以及第宅内部结构来看,两幢古建几乎相近,但“进士第”的建造时间要比“司马第”
我的那年杨四保当下有首歌曲很流行,它词曲优美,旋律朗朗上口,流暢自然,它就是北枫的《回到那年》。刚听到这首歌便被它魔怔了,特地和朋友去歌厅K这首歌,当唱到:那年是哪年?那年是一张褪色的照片。那年是哪年
“种粮大户”罗望贤致富不忘乡梓,善举修复河堤、埠岸甘道友罗会钧新年伊始,罗市镇文化站站长罗会钧向我提供一条新闻线索:“奉新县金源坤农业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罗望贤元旦前夕个人投资为竹溪村修复一段河堤和一处
CAMPUSCULTURE贞节牌坊背后的故事舒卫平在奉新县仰山乡仰山村太坪组南面的田塅中有一个大坪贞节牌坊,据载,牌坊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984年,被奉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坊为花岗岩
老罗坊古建故事之一:“司马第”叠印着儿时的记忆在老罗坊历史上,上街头的“司马第”古建可谓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其名声在外,其历史悠久。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司马”的意思。司马一词最初指的是军队中负
王妃蕴居狮子岭吴庆根上富大港林场狮子岭,地跨奉新、宜丰两县,站在山顶瞭望,宜丰花桥、山田、白市,奉新上富白水、苦竹坳等地,方圆几十里,尽收眼底。同时,它也是个充满神秘的山林。我1973年12月14日,
严盛日知蜀两县樊明芳严盛日(1713-1782),字健若,号惕吾,行昭八,严惠相次子,奉新县进城乡(今罗市镇)罗坊街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秋,以国学生参加江西省乡试,中式乾隆已卯科第9名举人。乾
黄伯这辈子杨四保上了点年纪的奉新人,或许对县城一位慈祥老者有所印象,他就是过去在县医药公司门市部上班的一位老药师,叫黄振华。黄药师在门市部上班几十年,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技术熟练,认真负责。他身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1975年3月下旬,因上级有知青下放政策:"家有二人下放对象者,其中一人可照顾至东风垦殖场"。姐姐严士爱下放至罗坊公社五七林场,严士建则下放至国营东风垦殖场罗塘分场。报到那天,从县城下